球星詹姆斯何德何能?竟在《人民日报》正版发表文章:原来如此
偶然的机会,刷到一条新闻,那还是几天前的(9月8日)——美国现役篮球明星勒布朗・詹姆斯,竟然在咱们的最高官媒——《人民日报》的正版,正式刊发了一篇文章,标题叫做《篮球是连接彼此的桥梁》!
初看到这条新闻,老夫有一种莫名的惊诧,再加点离谱,心底瞬间涌出一句话来——作为一个球星,詹姆斯何德何能,居然能上咱们的《人民日报》是发表文章?
本人一直是个篮球迷,对詹姆斯本人也是喜欢得不得了,虽说算不得什么“粉”,除了佩服还是佩服……
但追了这么久的篮球,我也是头一回知道,看似五大三粗的篮球一哥,竟然也还有绣花针的巧手,居然还能写文章了,竟然还被我们的官媒一哥给采纳了,对他来说,与其说是幸运,不如说是排面吧。
老詹的大作,我特意看了下,虽说写得不咋的,有点江湖味道,但更像排面文章,显然经过了加工润色。
内容嘛,也就是一些官话套话,大体说他马上又要开户新的第23个NBA 赛季,他穿23号球衣,这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,特意还提了这次中国行是第15次,还见了13年前的老友牛梓薇,分享 “决心、投入、热爱” 这3个打球关键,最后提一句41岁了,但还想做得更好……
看了文章内容,感觉有点怪怪的,总觉得不是詹姆斯的风格。正纳闷间,结果发现了猫腻,原来文末有一个括号,括号里写着“作者为美职篮洛杉矶湖人队队员,本报记者王亮采访整理”。
看出来了没,问题就在这儿,只是语焉不详,可左可右,看你怎么理解了。依老夫看来,该文就一署名文章而已,根本就不是詹姆斯写的,也许詹姆斯根本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。
什么意思?就是记者这几天采访过詹姆斯,然后顺便问了些问题,然后回去以后,就根据詹姆斯的口吻,写了篇这个文章,然后署上詹姆斯的大名。但可能觉得不太妥当,毕竟不是詹姆斯写的,所以就在文末注明了一下,这就名正言顺了。但因为文章标题后面署的是詹姆斯的大名,所以让人误会了,这是詹姆斯写的,还发到了《人民日报》上了。
这事不仅只有中国人关注,还引起了美国人的质疑,甚至还有人脑补,什么这是拿体育明星来为中美关系破冰,就像上个世纪中美的“乒乓球外交”一样,神乎其神,其实,压根儿没这么神,就一篇报道而已。
其实,这事也在美国那边得到了印证。据《纽|约|时|报》旗下媒体报料,詹姆斯根本就没写稿,也没投稿。内容大概是他中国行中接受采访的话,但不是什么独|家文章。
对此,詹姆斯以及其团队一直都没回应此事,但其沉默态度让人生疑,因为正儿巴经写文投稿,有什么不可谈的,显然里面有猫腻。
其实,这类刊发署名文章的做法,现在有不少,尤其是国|家领|导|人出访前后,一般都会刊发这类署名文章。既然是署名,也就是只是某个人的观点,并不一定是本人所写。
但詹姆斯显然达不到那种层级、那个水平,这也是老夫质疑他“何德何能”的原因,毕竟,这种署名文章可不是随便能刊发的,还是有一定讲究的。
也就是说,詹姆斯这次“发表”的文章,大概率是编辑把采访稿整理出来的,然后以“署名文章”的形式发表的。但刊发时肯定也犹豫过,所以就在后面括号内注明了一下,不是“原创”,而是“整理”。
但不成想,这事儿闹大了,闹出了笑话!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